第二十一章 靠山吃山,事业做大做强(1/2)
“木炭,铁石这些原材料都要准备充足。”
“好没问题,我记下来,木炭可以从附近伐木,这铁石怎么解决?”
“铁石的话要看附近山上有没有可以用来炼铁的,我们还得去查勘一下。”
“好,你们先去看看,不行的话我去采购。”
刘备和铁匠们进行充足的交谈,确保每个环节都连接紧密,他现在有精力管这些事,就会尽量的亲自完成,真的忙不过来的话流程熟悉之后再把这事交给可靠的人。
把铁匠说的记下来之后刘备再去找陶匠,看看这边的陶匠有什么需求。
“我们主要需要泥土为原材料,其他的东西倒是不缺。”
“好,有什么需要随时找人说。”
招呼完陶匠,刘备又跑去酿酒的工匠处。
“刘公,粮食什么时候到,我们这边可以直接开始的。”
“粮食马上从涿县运过来,粟,麦,稻米,都会不断运过来,在这里建造一个粮仓供你们使用。”
就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刘备带着这些匠人足足忙碌了五六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刘公,我们在东边的山上开石发现是铁石,可以用来锻造打铁。”
“太棒了。真是天助我也,原材料不缺了,我还刚从县里进了几车铁石呢。”刘备喜悦的说着。没想到这里也矿产资源丰富,不用愁铁矿了。
附近多山,有充足的铁矿资源,泥土也多,做陶器也不缺,粮食自己屯田屯的十分充足,简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
东西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工了,在几个工坊都准备完毕后,刘备一声令下,三个工坊热火朝天的投入生产,引来旁边营地的将士一阵侧目,将士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刘备看着自己的工坊和营地,刘备的成就感十足,两边都经营的风生水起,刘备想着将涿郡将士再抽调过来一半,在涿郡留下三百人马即可。
刘备已经感到的事务的繁多了,自己确实抽不开身去调人了,于是拟了一份将令让杨义带着前去涿县。
本来是想着让杨义直接去调人,后来想着军营就该有军营的规矩,行军调动就要有将令。
现在不规范起来以后再规范就难了,想三国时净有矫诏,就是假冒皇帝的诏书,连皇帝的诏书都能假冒,自己可不能允许有这种情况出现。
万一有个大忽悠打着自己旗号去调动自己的军队怎么办,回去一看家被偷了。
钱粮已经跟着自己运来了,今年的一切生产生活都足矣,坐等收成就好了。
陶器和铁器工坊的收成周期短,一段时间就能出货,没过多久,看着一件件铁器农具陈列在案上,刘备也不禁叫好,没想到这些铁匠这么靠谱,短短一周就给自己打造出这么多铁器,一個个看着品质都不错,想来拿去县里卖也一定能有个好的价钱。
可又面临着兜售一事,铁器将销往何处?
陶器瓶瓶罐罐也做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看着十分喜人,不过也和铁器一样,需要有个兜售的去处。总不能自产自销。
首选的就是叔父刘元起,叔父也从事商业,这些铁器农具一部分可以交给他,或许他也需要扩展这部分的生意。
还有就是那张世平苏双二人,作为马商一定结识许多商人,刘备心里已经将张世平苏双当做了自己人,两人在演义里就慷慨解囊对待自己。
现实中第一面就给自己提供百金,后来一年中多次和自己合作贩马,给刘备带来了很大利润,那一年收入都是张苏二人带来的。
刘备细想自己还有哪些值得依赖的人,公孙瓒这老大哥倒是可以解决铁甲兵器的销量。
虽然自己现在还没让人投入生产兵甲,不过公孙瓒对自己很义气,不好意思直接卖给他,先免费给他一些。
公孙瓒这么厚道,后面肯定会花钱买,自己就低价格卖给他,公孙瓒就会小赚,自己也不亏,又是机智的解决了一个问题。
对了,还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张飞他爹,张飞他爹是做粮食和屠宰生意的,那农具和陶器一定需要啊。
刘备兴奋的回去写了三封信,一封写给刘元起,一封写给张世平苏双,一封写给张飞他爹。
不出意外,刘元起和张飞的父亲很快就有了回信,刘元起表示自己可以收一部分,在涿郡进行售卖。
而张飞家则是大大方方表示铁器农具有多少买多少,一方面张家本身需要大量的农具,再者屠宰也需要利器,陶罐也方便他们储藏物品,张家在附近几个县都有产业,能够毫不费力的将这些东西以自家的渠道销售出去。
真是钱生钱啊,刘备心中感慨万千,人一旦有钱了,会有无数种挣钱的渠道,一旦穷了,怎么也挣不到钱。
真是太残酷了,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