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 第五十四章 巧用王脩,揽无双太史慈

第五十四章 巧用王脩,揽无双太史慈 (2/3)

2024-01-22 作者: 小果东不是果冻

第五十四章 巧用王脩,揽无双太史慈(2/3)

中原报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们是有家族的人,要为家族考虑。

英烈的北地王刘谌只能以死明志。

这主张投降谯周正是益州派,还是那句话,作为本地人,投降也没事,反正是换君不换臣。

派系与派系之间就这么和谐吗?也不尽然。

蜀汉还有一些人的派系比较模糊。比如姜维,虽然继承诸葛亮的衣钵,好像属于荆州派系,却又得不到蒋琬、费祎等人的支持,九伐中原犹如一个人在战斗。

再比如马超,曾经是一代枭雄,位列五虎上将,可他的作用在哪?

即便如此,先主却仍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将众派系聚拢在一起,让整个蜀地发展的蒸蒸日上,先主之德昭昭。

三国中另外两方处理方式,刘备觉得也可以借鉴。

像曹操,把世家大族拢在手里,让夏侯氏和曹姓的人掌军政大权,其余都是各处招降来的,重用之下分化世家豪族的权力,五子良将无一人是曹姓,但都被曹操赋予重任。

反观孙权,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没错,孙权这个碧眼贼极善制衡之术,少年时执掌江东,主少国疑,政权旁落,内有张昭,外有周瑜。陆,吴,顾,张四大家族站在孙氏背后,皆有私心。

四大家族的子弟掌握着朝堂半数以上的话语权和经济控制。此时的东吴,四大家族是东吴的半壁江山

孙权不像老爹和老哥一样英烈勇猛,孙权心思深沉,善于权谋,十分鸡贼,将几大家族收拾的服服帖帖,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陆家,互相制衡,把利益交织的江东管理的与曹操对峙,三分天下。

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世家大族又怎样,自然有处理办法。但是日后如果入朝中,袁氏还是个大问题。

袁氏怎么解决的?刘备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袁氏好像没有对曹操造成过困扰,弘农杨氏也没有,颍川荀氏一直在帮助曹操。

对,袁氏都死光了,袁绍袁术都被灭了,袁氏被董卓抄家了,董胖子把他们都砍干净了,好你个董胖子,用处还不小。

刘备原本就是想在诸侯讨董的时候再干掉董卓的,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把名望提到巅峰,现在一看,确实是可以,等董胖子把袁氏灭门再说。

刘备想着袁氏也和自己无冤无仇,干嘛要这么搞他们。旋即一想,这也不是自己搞的啊,他袁氏树大根深,可树大招风,他们袁氏这么硬,碰到横的董卓不也没办法。

董卓还是他们从凉州引来的,还是袁氏门徒,结果被反噬了,自食恶果而已。

当下王家三氏已经归顺自己,还把家产提供给自己,那剩下的所谓孙氏,让王脩去解决吧,好看看王脩有什么能力。

北海和东莱相邻,刘备一早就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是自己必须要招到麾下的,东汉名将,太史慈。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是他病亡前所说的话。

太史慈,字子义,东吴大将,曾和小霸王孙策酣战,武艺超群,还是一位真正的神射手。

太史慈跟从孙策讨伐麻保贼,有一贼于屯里城楼上毁骂孙策军,并以手挽著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直接贯穿手腕,更反牢牢钉在楼柱上,围外万人无不称善。

这证明太史慈不仅精准,而且臂力极大。况且太史慈不仅武艺超群,还有胆识有谋略。

在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在北海之时,太史慈想要冲出包围找先主求援。

孔融认为这太过于冒险,想要等待救援。太史慈却说服孔融不能坐以待毙,孔融担心太史慈的安危,太史慈将谋划向孔融说完孔融只能答应,也没有别的办法。

太史慈严装饱食,待第二天天明之后,便带上箭囊,摄弓上马,引着两人骑马跟随在身后,两人撑着一个箭靶,开门直接出城。

外围下的贼众皆十分惊骇,城里怎么跑出来三人,急忙召集起人出来防备。

太史慈只引马来至城壕边,插好箭靶,离这不远搭弓引箭练习射艺,习射完毕后,便带着两随从入门回城。

第二天也是这样出了城,外围的贼众有的站起来戒备,或有躺卧不顾。

于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继续练习射艺,习射完毕后再次入门回城。

第三天又是如此复出,外围下人已经习以为常了,权当是对面这人在城里待着无趣便出城易射,再没有站起戒备,没有人理太史慈。

太史慈看到这情况,果断快马加鞭直突重围中,顾驰而去。

群贼还没有反应过来,待得群贼反应过来,太史慈已冲出重围,回顾取弓箭射杀数人。有人上马追赶,太史慈飞驰着回身射箭,追好的人皆应弦而倒,因此无人敢去追赶,太史慈就这么冲出了包围。

这么一个良将,怎么能留给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