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韩国 (2/8)

2024-07-01 作者: 星宿闲人

韩国(2/8)

富商、巨贾云集其中的商业名城,像著名的商人,那位“陶朱公”的“陶”,就是指定陶,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复国之后,就认为那勾践不是个能共富贵的君主,于是便带领家人浮海北上,辗转来到定陶,因为范蠡认为这里“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故而决定定居于此,而除了陶朱公之外,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活跃于定陶城中,并因“鬻财于曹、鲁之间”而积累了数之不尽的财产,最后以至于“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后来定陶又成了秦昭襄王舅舅魏冉最重视的封邑,而魏冉得了定陶后,竟想要攻下整个齐国,并将定陶扩张为万乘之国,进而朝见天子,成为天下霸主。

如此,便可见,都城对于一个王朝是多么的重要。刘叔乘着赵国荀府的马车到达新郑城下后,并没有急着进入城内寻找荀子的弟子韩非,刘叔下了车后便给了马夫不少金银,又让马夫自回赵国,他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不想太过招摇,被人注意,随后他就在城外开始询问起列子的有关信息,列子,名御寇,乃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刘叔之所以如此关注他,是因为列子乃关尹子的徒弟,又与杨朱生活于同一个时代。再说这位“关尹子”,便是函谷的关令——尹喜,当年老子离开周都,准备出函谷关去看一看,伊喜见有紫气东来,便猜测是有圣人要经过函谷关,于是他日夜等候,终于等到老子骑着青牛到来,伊喜随即就请了老子上关,又对老子说道“您要出关不难,但还请勉为其难为我等留部书文吧。”老子闻言,便写下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以及4000多字的《德道经》,伊喜得了此二经后自是大喜,可这经文实在难解,老子见其也是可造之材,便在函谷关呆了99日,这99天里,老子对其是倾囊相授,而伊喜的修为也是一日千里,到了第一百天时老子便自行出关了,而伊喜则去了楼观台继续修炼,最后伊喜终得正果,飞升到仙界的圣境四天,并获得了证位为“无上真人”,及天府四相之一。

刘叔所寻的列子,便是这无上真人伊喜的弟子,之前刘叔在齐国稷下神宫时,那宫主也说过,这列子乃是文始派的弟子,文始派和楼观派都是由伊喜所创,这是因为道德经和德道经实在过于玄奥,即使是伊喜这等大才,也无法全部了解,这才有了文始派和楼观派,至于另一个修仙门派——方仙派,则是无上真人以自己的思想,建立的一个修行门派,所以列子乃是正宗的道门弟子,而不拔一毛的杨朱,或者叫阳子,他虽曾多次请教过老子,也常以弟子自居,但与列子相比,倒只能算是模棱两可的老子思想传人。如今刘叔之所以费尽心思想搜寻些列子的信息,自然是希望能得到些修行机缘,过去在斜月三星洞时祖师也曾着重讲解过《列子》这本书,里面写了宇宙的形成,以及“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等一系列关于自然的深刻道理,此外列子还提出当“以道为本”,而对于人之生死,列子又说“只要能做到齐物为一,便可脱离痛苦!”他说要想脱离痛苦,首先便是通过自我修养的过程,不断的超越“是非”与“利害”,化解一切差别,忘却“外物”、“自我”的存在,重新恢复自我与大道的统一,使心灵重归于冲虚自然、无执无为的状态;其次则是内外合一,达至无心之境,即人的境界达至“虽静而动,虽动而静,故动静皆为具体之动静。动静相即,有无不离,此体用合一之境,乃最高、最圆满之境。”

对于这些书上的内容,刘叔在三星洞学了十年,所以勉强还是能读懂的,但想要完全理解透彻,最好还是要找一位贵虚派的门人,毕竟你一时的理解和人家几十年的深入研究相比,这肯定是不一样的,修行之时,若是能有个领路人替你领路,那自然是事半功倍,就好比无上真人伊喜一般,再得了老子的点播之后,很快就飞升到仙界,人和人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有的人不到百年就能修至元婴境,不到两百年就能修到渡劫境,不过三百年就能飞升仙界,而有的人哪怕天赋再高,也要磨磨蹭蹭修炼到5.600年才能修到渡劫境,当然了这跟修行的关键也很有关系,从周朝建国到老子出世,这一段时间里,三教之人皆在忙着飞升,所以那几百年里,三教也就没再怎么收过弟子了,这弟子一少,天地灵气立刻就恢复了不少,直到老子出世,才又出现了一派修行盛世,而到了如今,那些先驱们又夺走了一两分的机缘、灵气,所以如今再想修行,那自然是难上加难,原本500年就能走完的修行之路,现在恐怕就得走上个千年,因为从老子出世开始到现在,又累积了不知多少个老怪物,他们有不少都是三教未能飞升的弟子,有的则是三皇五帝的后人,凭借着家传之法,一直修行到了现在,他们这些人都在等,等一个时机,一个机会,就好比当年的封神榜!

刘叔在新郑外面兜兜转转好一圈,竟是无一人知晓这贵虚学派到底在哪?刘叔不禁心道,这才过去了百年,这贵虚学派便和杨朱学派一般,随着郑国的灭亡,消失不见了!就在刘叔认真调查贵虚学派的地址之时,偶然间他又发现自己好像是被人跟踪了,并且这个跟踪之人,很明显和他一样也是个修行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