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叛变(1/2)
周武帝在保定元年(561年)宣布重新铸钱,命名为布泉,质量相当于之前的五倍,与五铢钱并行。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决心铲除宇文护。
建德三年(574年)正月,宇文邕册封柱国齐国公宇文宪、卫国公宇文直、赵国公宇文招、越国公宇文盛、滕国公宇文逌等兄弟为王爵。
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再次率兵进入北齐境内,打算灭掉北齐。
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
次年(576年),宇文邕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
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攻入邺城,灭北齐。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北周武帝所创,详细规则、棋具皆不详。
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
建德二年(573年)“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是后,夏人半为兵矣”。
宇文邕于是于保定三年(563年)联合突厥出征北齐,屡屡获胜,攻占北齐20余城。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设计在太后宫里杀掉了宇文护,随后将其儿子、兄弟及亲信斩尽杀绝。
建德四年(575年),自感实力大增的周武帝派十八万大军讨伐北齐。
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很快攻下邺城,俘获齐主,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为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保定三年(563年),周武帝诏随国公杨忠率军一万,与突厥联合讨伐北齐,当时突厥主俟斤率领十万起兵响应北周。保定四年(566年)正月,攻打北齐的晋阳没有成功。
宣政元年(578年)四月,他钵率突厥军攻打幽州。
建德五年(576年)二月,吐谷浑国内大乱,周武帝遣皇太子宇文赟巡抚北周西部边界的土地。
建德二年(573年)六月,宇文阐出生于东宫。大成元年(579年)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正月十六日,立为皇太子。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宇文阐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宣帝病重,诏命静帝入宿露门学。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三日,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居于别宫。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五月壬申日,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赟出生于同州。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五月初一日,被封为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年)四月二十一日,周武帝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宇文赟戴冠,立为皇太子。
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诏命皇太子宇文赟视察西部地区。同年迎娶隋国公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
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的母亲文宣太后(文宣皇后)叱奴氏去世。
建德五年(576年)二月,又诏命宇文赟视察西部地区,趁机讨伐吐谷浑。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初一日,周武帝去世。
大成元年(578年)六月二十八日,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北周国势日渐衰落。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衍,并改年号为大象。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二十四日,宇文赟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废宇文衍自立,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宣政元年(578年)八月,宇文赟派遣大使巡视各州。
宣政元年(578年)闰六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占领范阳反叛,宇文赟诏令柱国、东平公宇文神举率兵讨伐并平定叛乱。
宣政元年(578年)九月,汾州稽胡首领刘受逻干举兵反叛,宇文赟任命上柱国、越王宇文盛为行军元帅,率军讨平叛乱。
宣政元年(57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宇文赟任命上柱国、河阳总管、滕王宇文逌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陈国。赦免京师服劳役的罪犯,令他们全部参军。
故自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
于是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实行大索貌阅。
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
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