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商量(1/2)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还有洛阳说。
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逝世后,武则天才十二岁。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
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还政于李旦,但李旦知其并非出自诚心,“奉表固让”,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在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以呼应李冲。
载初元年(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
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
永徽六年(655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欲禅位给皇后,便与大臣们商议。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禅中岳,因李治患病而中止。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
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自制的《神宫大乐》,舞用九百人,演出于万象神宫之庭,规模宏大,堪称帝王建制宫廷乐队之最。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长寿元年(692年)九月,武则天派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率军出征西北。
长寿二年(693年)正月初三,武则天听信谗言,杀皇嗣李旦的妃子刘氏、德妃窦氏,李旦几遭诬陷,险些受祸。
长寿三年(694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则天的功德。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初二,武则天加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神功元年(697年)四月,武则天又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唐朝罢四镇。咸亨四年(673年),安西四镇复归于唐朝;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仪凤四年(679年),崔知辩击吐蕃,再次收复安西四镇。
同年,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在平定内部徐敬业之乱以后有意笼络人心。
载初元年(689年),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重占安西四镇。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
如天授元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