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清明粿(1/2)
陈情提着食盒,重新回到家。
皇帝的话,一直在他脑海盘旋。
皇帝知道京城有细作,也知道有人要陷害他,却未露任何不悦。
怎么感觉皇帝像坐在棋盘边的执棋之人。
不论黑白,都是他指尖玩物。
陈情沉默了半晌。
终于将这几件事,串联起来。
首先,京城细作知道并看到李长静来找他,他向指挥使举报李长静,李长静被关进诏狱。
第二日,形同痴呆。
回到李朝,又溺水而亡。
就是说,陈情间接导致李长静死了。
皇帝态度已经明了,李朝无法也不敢追究,就只能将这笔账,算在陈情头上。
皇帝痛恨房孝直,他们便以此陷害。
只待时机成熟,他们拨动要了陈情小命的弦,为李长静复仇。
就是说我在明,敌在暗?
卧槽,好可怕。
幸好我快回家了。
陈情的恐惧只诞生了一瞬,很快又被磨平。
那些人再有算计,总不能早上送礼,晚上就拿人吧。
总要缓和一些时段,让戏变真。
所以,陈情并不怕。
大概是用脑过度,陈情有些饿了,便出门买吃的。
倒不是他不愿意做。
只是习惯了现代的简便工具,在古代生活烧饭,有些麻烦,他无从下手。
反正只待几天,出去吃也一样。
今日清明,街上的人少了许多。
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柳条。
这是大家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流传下来的习俗。
喻意:清明插绿柳,稻麦长过头。
陈情在一家路边摊坐下。
点了一碗瘦肉粥和两个清明粿。
清明粿也是青团,不过是咸口,形似饺子,巴掌大小,包的是香干、毛笋、雪菜、猪肉等馅料。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想吃的馅来,没有太多局限性。
“客官,请慢用。”
路边摊的老板是位头发发白的老伯。
皮肤松弛,满脸皱纹,走起路来战战巍巍,好像随时会倒下。
但手上动作麻利。
将做好的面皮,放上调好的馅料,对半折好,边缘捏出麻花状的花纹,一枚清明粿就做好了。
放蒸笼上蒸一盏茶的时间。
清香便随着热气,慢慢散了出来。
引得旁边路人,不得不停下脚步,买两个尝尝。
陈情咬了一口手里的清明粿。
“哇,真香。”
李贵安站在蒸笼前,发出如此感叹。
手里的清明粿,芬香扑鼻,只剩一半。
皮香软,馅充实,一口下去,滚烫的汁水包裹着鲜香酸辣送进嘴巴。
味觉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放大。
毛笋的鲜,腌肉的香,雪菜的酸,接踵而来。
让李贵安应接不暇。
还没好好体会,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吃下一口。
可是,吃到第二口,他有些愣住了,明明还有一种味道,他却怎么也没尝出来,到底是什么食物,带有辣味?
李贵安吃完四个,仍不过瘾,又买了四个。
这次,他慢慢体会,一口一口浅尝。
伸手掰开清明粿,想一睹清明粿内里真容。
笋丁,肉丁,切碎地雪菜。
除了这三样,就是辣椒。
不对,不是辣椒的辣味。
辣椒的味道太单一。
而他吃的辣味,很丰富,仿佛是把这几样菜的优点,全部综合,却又让人分不清,辨不明,究竟是什么。
好似身处在迷雾中,找不到任何方向。
华夏美食,果然博大精深。
李贵安叹了口气。
正准备要走。
蒸笼热雾散去,一个身影逐渐显出具体模样。
身材高大,四肢修长。
穿着一身窄袖收腰的玄色便服,领口袖口绣着几朵疏落有致的栀子花。
高挺的鼻梁,微扬的嘴角,紧绷地下颌线勾勒出轮廓分明的侧脸。
是陈情。
陈情吃完清明粿,只觉得惊艳不已,尤其是辣味,犹如平地一声雷,将整个清明粿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太香!太赞!太美味了!
陈情走到老伯跟前:“老板,我能跟您学清明粿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