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推行新政景泰帝(求鲜花求收藏)(1/2)
杀子传弟。
魏王不仅自己蠢,还要把文昌帝和列坐宗室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当宫内的流言被有心人传遍朝野后,没人再对景泰帝登基有异议。
禅位大典结束,太上皇移驾大明宫,据说夜里再次陷入昏迷中,命不久矣。
消息灵通人士传流言时信誓旦旦,论据充分:太医院的御医三班倒的守在大明宫。
一朝天子一朝臣。
内阁首辅告老还乡,次辅徐介顺位接替。
徐阁老本就是内阁二把手,又曾是景泰帝的老师,眼下多了帝师之名,接任首辅名正言顺。
有徐阁老辅佐打理朝政,景泰帝又大肆封赏和提拔臣子,在极短的时间里就牢牢掌控住朝堂。
荣府的贾赦被剥夺一应官职,顶着一等将军的空头爵位,乖乖的呆在东院闭门不出,一口气抬进八房小妾进门,贪花好色的名声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
贾政依旧是工部员外郎,但是王夫人却获封诰命,穿着礼服进宫拜见过皇后,回府后喜滋滋的,随手打赏的银子都比往日大方不少。
“坐月子的妇人,出什么门啊。”贾政腹诽不断,因为差点将襁褓扔在地上,王夫人严词拒绝他抱着贾宝玉四处串门显摆。
三十岁就能当爷爷自称老夫的时代,年过不惑还能诞下子嗣,是值得炫耀的本事。
“敏姑姑也快生了。”贾珠一边收拾行囊,一边拆台。
林如海比贾政还年长,四十多岁生子生女,真没必要经常挂在嘴边。
“生就生嘛,等娃娃出生,送一份厚礼便是,府里又不差银子。”
二房掌管荣府大权后,政老爷腰板子也硬气不少,言语间总喜欢露出暴发户的气质来。
不谈大房二房以及贾母的私库,单是府里公账上的银子,就超过三十万两。
贾氏的旁支各脉找各种理由贺喜,又送了十万两银子的礼,乐得贾政见眉不见眼,私底下直呼懂事儿。
“悠着点,别上头,弟弟含玉而生的那一茬儿还没彻底揭过。神京不缺聪明人,很难糊弄的。”贾珠再次提醒,劝政老爷心态别飘。
“老太君已有定计,你且看着,等宝玉百日宴,一切风波都将平息。”
贾珠收敛表情,正经道:“今科的会试,风向可能有些不对,你要谨慎作答。”
“父亲收到了风声?”
“新皇似乎有意变法推行新政——”
等贾珠在王铁匠和张屠夫的护送下奔向考场时,才知晓景泰帝推行变法的决心有多大。
“听说了嘛?今科起,会试取三百名进士,排名前一百的再入章台宫殿答。”
“以后没有进士、同进士、赐同进士出身的说法,而是分成三榜。一甲前三是头榜进士,前百是二榜进士,其余的是三榜进士,高中后都有进士功名。”
“换汤不换药。同样是进士,三榜的能跟头榜和二榜的比?头榜的入翰林院编书,二榜的能直接授予官职,三榜就熬着等空缺吧。”
“进士扩招到三百,你我高中的机会更大。今科本以为又是陪跑,现在多出近百名额,也有名列金榜的机会。”
时辰未到,贡院的大门还未打开,士子考生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小声议论。
贾珠听过几耳朵,就闭目养神。
“吉时已到——”
“开圣贤门——”
“士子进考场——”
随着礼部小吏的齐声高呼,秋闱会试正式开始。
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后,考生领着号牌进场,乌泱泱的人群散入一个个分割开来的小包间中。
头缠红巾的吏员抬着屏风,在考场中慢行。
屏风上是今科的考题。
等到策论题目出现时,考场中传出此起彼伏的低声惊呼。
“何以富民?”
“何以富国?”
两道策论题目,加起来八个字。
景泰帝向新科士子们问策,就差把‘朕要变法’直接写出来了。
“稳住,不要浪。”
贾珠打起腹稿,心里不停的劝诫自己。
变法,动的是朝官和勋贵的利益。
不一定对国朝有益,对文武大臣等既得利益者绝对有弊。
会试的阅卷者是官员,殿试才是景泰帝的主场。
如果猜度圣意,真按照变法的思路挥毫撒墨,必将无缘殿试。
但一味的书写守旧言论,谈君子耻于言利,也不成。
其中的分寸,需要好好拿捏。
贾珠能清楚的听到隔壁胖子兄低沉的叹息。
“支持变法得罪主考,尊祖宗遗训反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