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七夕举目望星空 朱雀桥上有知音(1/2)
“这个想法不错。”王导笑着说道:“自晋王继承朝纲以来,千头万绪,事务繁杂。能够在外面披星戴月赋诗把玩儿一番,也是一大乐事。哦,对了,你出补了永兴令,做的怎么样啊?”
“还可以吧,有一次我到民间明察暗访,体察民情,感觉百姓还算满意。”王鉴说道:“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县里就没有什么大事。当初为琅邪国侍郎时,我就喜爱赋诗作画,借以打发时光。现在在永兴,除了处理县务,就是整理以前的诗词、文章。”
“数年前杜弢作乱,你上疏劝朝廷征伐。你的‘鉴上疏劝帝征之’可谓文采飞扬,气壮山河,荡气回肠。或许是你的上疏发挥了作用,当时的琅琊王,现今的晋王殿下,才派遣我堂兄王敦和陶侃讨伐之。杜弢不得不投降朝廷,后来因故再次反叛,最后在陶侃大军的追击下杜弢死去。我堂兄爱惜你才情过人,打算请你出任他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不知道王大人意下如何?!”
“这个嘛?我需要考虑周全了,再给您答复。”王鉴拱手施礼:“那就这么说定了,七月初七傍晚,在朱雀桥上把酒言欢,赏月作诗。既可以抬头赏月,还可以欣赏秦淮河水月亮的倒影。”
半个月之后的黄昏,几辆马车、牛车、驴车陆续来到朱雀桥。从这些马、牛、驴车上,先后下来了刁协、王承、荀崧、诸葛恢、纪瞻、贺循、薛兼、王鉴和王导。九个人互相寒暄着,来到朱雀桥上。每辆车上除了赶车的车夫,还有一个仆人跟随。车夫们把马、牛、驴拴到河边的树上,然后从各自的车上,把带来的桌子、凳子放到朱雀桥上,再把各自带来的酒菜摆好,就聚在河边一起唠起了家常。九个人各自坐在自己的桌子前,夜幕也已经降临。
“王鉴大人,为什么是九个人?”荀崧开玩笑似地问道。王鉴笑了笑说道:“这还用问吗,因为在单个的数里面,九最大。”
“哈哈哈哈!”朱雀桥上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酒菜的香气也在朱雀桥上弥漫开来。九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把蒲扇。都是左手持蒲扇,右手端起酒樽喝酒。每个人都不要仆人斟酒,都是自斟自饮,谁也不劝谁。过往的人们,有的在驻足观望、指指点点。
“这些天天气炎热,不知道天上的星星、月亮热不热?”放下酒樽,刁协望了望天空,一边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诸葛恢说道:“一年三百六十天,天上人间各不同,估计天上的星星不热。”
“诸葛先生,你既不是星星,也没有飞到星星上面去,凭什么你说星星不热?难道就是因为星星高吗?”纪瞻笑着说道。
“我也认为星星上面不热,不是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吗?”薛兼也来了一句,还笑了笑:“夹菜喝酒,大家都有。”
“两位先生,你们都不是星星,怎么知道星星不热?”荀崧说道:“但是我知道,今天的织女星上面一定很热。”
“为什么今天织女星上面很热?难道昨天或者明天,织女星上面就不热或者很冷吗?你是牛郎吗?”王承调侃着说道。
“你们的争论,让我想起了‘庄周梦蝶’。”刁协说道:“几百年前的庄周,有一天在草地里躺着,后来不知不觉睡着了。在睡梦中,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漫天飞舞,一会儿飞到天上,一会儿落到花草上面,到处游逛,无拘无束,非常惬意。庄周醒来以后,怎么也找不到那只蝴蝶。庄周自言自语地说道,‘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
朱雀桥上再一次传来了一阵笑声。作为今天七夕节饮酒赋诗的召集人,王鉴却一言不发。他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王导看着差不多了,说道:“各位大人,大家说笑的很热闹,难道忘了今天咱们相聚是为了什么?!”
朱雀桥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九个人纷纷站起来,翘首向天上望去。贺循说道:“如果是十五的话,明亮的月亮会照得天空明亮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月明星稀。今天是七夕,月亮就是个半圆,正好不影响我们寻找织女星和牛郎星两个有情人。”
“天上的星星这么多,哪个是牛郎星、织女星啊?还真是不好找啊!”薛兼说道。自始至终没怎么说话的王导说道:“牛郎星和织女星,是天上比较明亮的两颗星星。大家仔细找到天上自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的天河,然后在天河西边找一颗最亮的星星,那就是织女星。在天河的东面,找到三颗连成一条线的星星。中间的一个星星最亮,就是牛郎星,两头的两个星星暗一些。”
“明亮的牛郎星两边,还有两个不怎么明亮的星星,这是怎么回事?”薛兼问道:“还有就是,那个什么鹊桥在哪里?”
“牛郎星两边不怎么亮的星星,那是牛郎织女的两个孩子!当初牛郎织女在人间相爱并结为夫妻,玉帝震怒,派天兵天将来到人间,把织女捉拿回天上。牛郎一看那怎么得了,那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怎么办?但牛郎是凡人,没有办法上天。可牛郎放的那头牛,原来是一头神牛。牛郎用一个担子挑着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