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府外宫观,金光散病(1/2)
进了这炼丹房,玉虚子众人发现这炼丹房虽同样是木质和石材构成,但里面不同于寻常。原本应在炼丹房正中的大青铜炼丹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座炼丹炉,各自有各自的玄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钢铁铸成的炼丹炉,此炉形如圆柱,高约三尺,直径也有一尺有余,顶上炉盖亦由钢铁制成,由数根婴儿手臂般粗的铁链吊在炉上数尺高。
另一座炼丹炉更是令人惊奇,乃是由陶瓷所制。这炉形状犹如一口大水缸,高不过二尺,但炉口宽达一尺。炉盖上还有数不清的零碎,看起来厉害非常。
众人在观察了两座奇特的炼丹炉之后,又被房间两侧的巨大柜子所吸引。这一对柜子高约丈许,宽也有五六尺,从地面直接连至天花板,真可谓是巍峨壮观。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柜门竟然是由透明琉璃所制,晶莹剔透,仿佛仙人之物。这琉璃不同凡响,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柜内的一切。
柜内更是宝物满屋,五彩斑斓的矿石与各种瓷瓶整齐地摆放在里面。有的瓷瓶则密封得极好,仿佛里面装有什么珍贵的液体或粉末。每一件都像是仙家宝物,让人不禁想到这些都是用于炼制何等高级的丹药。
转眼间,众人的目光又被房内的桌子所吸引。这桌子上并没有他们平时炼丹所需的各色药材和器具,如红色的朱砂、青色的孔雀石、以及山中采集的珍贵草药。反而是一排排由透明琉璃制成的管子、瓶子等,各种形状和大小,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琉璃管子和瓶子都非同小可,每一个都精致得如同艺术品,且都连接着一些复杂的管道和器械。这些琉璃器具的用途令人不解,但从它们的精致和复杂程度来看,定然是用于一些极为精妙和高级的炼丹术。
惠王朱常润正站在那桌旁,手中持有一根琉璃棒,仿佛是仙人手持宝杖。他眼睛紧紧地盯着面前那由琉璃制成的小丹炉,神情专注到了极点。那琉璃棒在他手中轻轻转动,透过一层不知何物制成的皮套,搅拌着炉中的液体。
而那与小丹炉相连的琉璃管,更是神奇。众人只见蒸汽在管中凝结,化作一滴滴晶莹的液体,缓缓地滴到了另外一个小丹炉中。这一幕仿佛是仙家炼丹,让人不由得惊叹。
众道士见此情形,皆知这是惠王在闭关炼丹,这等神妙之事,岂是凡人能轻易窥视的?因此,个个都屏气凝神,如临大敌,生怕打扰了惠王的重要工作。
过了良久,只见朱常润缓缓地停下了手中的琉璃棒,熄灭了小丹炉下的火焰。他慢慢地站直了身体,抬起头来,目光一扫而过。
“哦,你们来了。”
玉虚子与诸观主见惠王朱常润已收拾炼丹之物,便齐声下拜,道:“惠王殿下,贫道等人应命而来,不知殿下有何嘉命?”
朱常润转过身去,步履轻盈地走至左侧巨大的琉璃柜旁,轻轻打开柜门,手中提出一只玉瓷小瓶,对众人宣告:“孤之召尔等至此,正为此物。”
玉虚子眼神一凝,问道:“此乃何物?”
朱常润轻轻拧开瓷瓶,倾斜瓶口,轻轻倒出一颗药丸,缓缓道:“此乃金光散病丹,乃孤依《灵炼上元》之法,亲手炼制。此丹妙用无穷,可治百病,乃万灵之药也。”
众道士听闻,皆一时惊愕,纷纷挤上前来一观。只见那药丸圆润如珠,金黄一色,约如小指尖般大小,虽无神光环绕,却蕴藏着不可思议的神效。
金光散病丹就是一种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都是以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为母体发展而来,因此得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杀伤作用。
众观主稍定神色,鸾凤宫观主正阳子吴正星,医术最为精湛者,首先开口问道:“惠王殿下,此金光散病丹,可问痨病也能治愈乎?”
痨病即肺结核,在明朝时期,结核病(是一种普遍而严重的疾病。由于当时医学技术有限,治疗手段也相对落后,因此这种疾病通常被视为长期或不治之症。
朱常润手中轻摇玉瓷瓶,道:“孤既言其为万灵药,自然包罗万象,无疾不治。不说肺痨之症,就是鼠疫、花柳之病,皆可药到病除。纵人受刀剑弓矢之害,疮痈毒疮,亦可一药而愈。唯有那阳寿已尽之人,孤亦无能为力。
正阳子吴正星听罢,双手合十,眼中闪烁着敬仰之光:“此乃仙家金丹,真个是神药也!”
诸观主闻言,皆纷纷开口称赞,有的拱手作揖,有的合掌称善,一时之间,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赞声梢停,玉虚子恭敬地问道:“殿下,您这般神妙的仙丹,莫非是要传授给贫道等人《灵炼上元》之法,以助您炼丹合药?”
朱常润轻轻摇头:“尔等尚在代数与几何之学中摸索,何况涉猎《灵炼上元》之高深?孤今日召集诸位,乃有要事相托。孤欲令尔等道长助孤推广此神药,以济世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