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诸君,有人惧死否?!(求评价!求收藏!)(1/2)
【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说明重点创办京师大学堂,变法正式开始。】
【变法期间,光绪帝与维新派众人商定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同时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然而,即便有着上述种种利好的内容,但维新派人士为了争取光绪帝的认同,却并未将变法最为根本,也是最应该实施的一项措施化作实践。】
【那便是君主立宪,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不采用共和政体但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
【但哪怕维新派已经妥协到这种地步,依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
【利益碰撞,终成流血。】
【戊戌变法同年9月,慈禧太后政变,囚光绪帝,杀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
【史称,戊戌政变。】
随着文字顿住,画面缓缓呈现。
首先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赫然是一个监狱的内部景象。
梳着辫子、一身白衣的年轻人坐在角落,衣服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囚字。
身上到处都是血迹,伤痕累累。
这个年轻人就这么靠在墙上,看着窗外蔚蓝的天空,默默无语。
“谭嗣同先生……”
半晌儿后,有狱卒来送饭。
这是个已近中年的狱卒,此刻看着眼前这个读书人的神情和姿态,忽然感觉自己的心里有些难受。
谭嗣同先生为国沦落至此,唉……
狱卒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走上前去,对着谭嗣同说道:
“谭嗣同先生,先吃点东西吧!”
谭嗣同就如同没有听到狱卒的话一般,还是那副姿态,靠着墙壁,看着窗户外面的烈日炎炎。
“谭嗣同先生,文武义学的大刀王五托我给您捎个口信,他说待到行刑那天,他会来劫法场……”
“您可不能不迟到吃东西啊,这个国家还得靠您来救呢……”
狱卒蹲在谭嗣同耳边,小声劝慰道。
“救?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谭嗣同终于开口了,却是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你走吧,出去告诉大刀王五,就说谭嗣同已生死志,不需要任何人来救。”
“可是……”
狱卒有些迟疑。
“没有什么可是的,这确实是我真实的想法,我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说着,嘴角勾起笑容,那股大无畏的精神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狱卒不说话了。
他文化有限,不懂什么变法,什么破旧迎新,但他明白,这个名为谭嗣同的年轻人与古往今来的任何读书人都不一样。
别人读书,是为了活着,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功成名就。
而他读书,是为了死,为了用自己的滚烫血液,点燃一场伟大的斗争。
良久后,狱卒悄悄离开牢房。
看着狱卒离开的身影,谭嗣同含笑转头,对着牢房里的另外几人说道:
“诸君,有人惧死否?!”
“哈哈哈哈哈……”
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五人大笑。
虽然没有回答谭嗣同的问题,但一切答案已尽在笑声中。
“真不惧死?!”
谭嗣同再问。
“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
康广仁打理了一下自己的囚服衣袖,义正言辞。
虽然囚服上已经是血迹斑斑,但君子死,冠不免,即便身处牢房,也要让自己的仪容规整。
其余人也都慷慨陈词。
这时,杨锐忽然对着谭嗣同说道:
“复生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那时候你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
“我与你一见如故,便一同坐溪弹琴,你之琴音,如有铮铮铁骨,配上长剑,真可谓剑胆琴心。”
“现在想来,何其怀念……”
……
Ps:读者耙耙们!赏点月票鲜花评价打赏吧!孩子都馋哭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