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封后大典与大婚前夕(1/3)
待回到景阳宫中,合宫上下已皆知皇帝的立后之意。虽然在先皇后丧中,欢喜不能形于色,但毕竟只是登门一脚,许多人也发自内心的为她欣喜。
当然,一家欢喜一家愁,自此以后,皇长子与大公主便失去了最大倚仗,至于皇长子是否失却了嫡长子身份,这便涉及到一个先后顺序了。
一般情况下,第一个皇后生下的儿子,在皇后去世之后依旧是嫡子,并且地位要高于第二个皇后生下的嫡子,继承皇位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要是皇帝先后立了好几个皇后,那么也是按照相同的顺序排名即可,这是按照正常意义上的继承制度来划分的,从宗法上而言具有最大的合理性,但在现实情况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偏差。
这一点主要就和皇后吹枕边风有关了,正所谓没娘的孩子没糖吃,如若皇后心术不正,一直在皇帝身边吹枕边风的话,皇帝就很可能会动摇,而将之前已经立为太子的人换掉,更何况如今这一朝还并未册立太子。
总体而言,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按照宗法来说,第一个皇后的嫡子身份更加高贵,可是在实际落实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造成不以宗法为标准之事。
与此同时,景阳宫陆续有诸位嫔妃来贺,秦惜夏一概都谦逊推却了。
立后的典礼一切皆有成例,由礼部和内务府全权主持。
繁文缛节自然无须秦惜夏过问,她忽然松了一口气,仿佛回到了初嫁于王府之际,由着专人事无巨细的安排,她便只需耐心等着披上嫁衣便是。
如今也是,自从晋封于皇贵妃以来便一直不辞辛劳,忙于宫务,如今总算能歇下来了,却又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等着一件件衣裳上身量定,看着凤冠制成送到眼前来。
皇帝自然是用心的,一切虽然有先敬哀皇后的册封礼可援作旧例,承天帝还是吩咐了必须全新的每件都精心制作。
绫罗绸缎细细裁剪,凤冠霞帔密密铸成,看得多了,看的惯了,仿佛心中也无波澜了。
大燕王朝承天八年七月初三,皇帝正式下诏,特令忠顺亲王为正使,五品龙禁尉,乾清门行走秦昭阳为副使,二皇子赵恒惕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立皇贵妃秦氏女惜夏为皇后,以示恩宠。
册文隆重而华辞并茂:
朕惟乾始必赖乎坤成健顺之功以备,外治恒资于内职,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阃之久虚,宜鸿仪之肇举。皇贵妃秦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早从潜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内则。今兹阅三载而届期,成礼式遵慈谕。恭奉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绥后福。覃茧馆鞠衣之德教,敬绍前徽。显命有光。鸿庥滋至钦哉。
立后之日,也就是承天八年七月十五日。
秦惜夏着皇后朝服,正衣冠,趁着立后大典之前,陆续前往慈安宫拜见太后,前往雍华宫拜见上皇。
彼时太后与上皇已经换好朝服,佩戴金冠,见她来,只是默然受礼......
册立之时,钦天监报告吉时已到,午门鸣起钟鼓。
皇帝至皇极殿后降舆。
銮仪卫官赞“鸣鞭”,丹陛大乐队也奏起“庆平之章”的乐声。
皮鞭落在宫中的汉白玉石台上格外清脆有力,仿佛整个紫禁城都充满这震撼人心又让人心神眩晕的巨大回声。
秦惜夏站在景阳宫的仪门外,正值七月,京城正是烈日炎炎,微微一动,便易汗流浃背,衣衫尽湿。
秦昭阳,赵恒惕与雪鸢等丫鬟一直伺候在侧,小心替她正好衣衫,除去汗迹,保持着端正的仪容,或是手持扇子替她散去热意。
其实,比之皇贵妃的服制,皇后的服制又厚重了不少,穿在身上,如同重重金丝枷锁,困住了一身。
然而,这身衣衫又又后宫多少女子梦寐以求,一经穿上,便是母仪天下,无上尊崇。
炽烈明媚的阳光晒得她目眩神迷,无数金灿灿的光圈逼迫到她眼前,将她绚烂庄重的服色照得如在云端,让人不敢逼视,连身上精工刺绣的飞凤也跃跃欲试,腾云欲飞。
阳光太过明丽眩烈,让秦惜夏在微眯的视线中看见正副册使承命而来,内监依次手捧节、册、宝由中门入宫,将节陈放于中案,册文和宝文陈放于东案。
再由引礼女官引秦惜夏在拜位北面立,以册文奉送,秦惜夏行六肃三跪三拜礼。至此,册立皇后礼成。
次日,皇帝在王公和文武大臣的陪同之下,到皇太后宫行礼。
礼毕,御皇极殿。
诸王、文武百官各上表行庆贺礼。
而秦惜夏也要到皇太后宫行礼,礼毕再至皇帝前行礼。之后,妃嫔众人及公主、宗室后妃与内外命妇至景阳宫内行礼。
她见到了或许是对她封后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