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他孙策如何与我相争(1/2)
周异闻言愕然,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你好意思说这是护卫?
周老爷子气的胡子直抖,但又不得不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大人好意老夫心领了,自大人攻取舒县后,麾下军士均是与民无犯,这舒县内更是秩序井然。老夫看这护卫却是大可不必。”
李默摇摇头道:“周公有所不知,某麾下这些士卒组成极为纷乱。就比如某麾下有一军,乃是由山越人组成,名曰无当飞军。”
“这些人虽然由军纪所规范,但保不齐其中有几个胆大妄为之徒见周公家资颇丰,起了歪念头。届时就算某斩了这些人,也挽不回周公家的损失。周公以为如何?”
李默言语中的威胁意味,官海沉浮多年的周异又如何听不出来。
知道想要让李默撤了这监视的目的必然是无法达成了,周异这才不得不问道:“那大人究竟意欲何为?”
“某前日托周公给公瑾送去的家书,不知公瑾那里可有回信?”李默不答反问道。
“尚无回信,请孰老夫直言,州牧的目的怕是无法达成。”
“我亦知道公瑾乃忠义之士,让周公劝公瑾来投,不过是表达一下我的态度。”李默无所谓的道。
“公瑾与伯符乃总角之交,后来更是义结金兰。此兄弟之情坚不可破。”
“但某料定,那孙伯符到头来注定一事无成。若周公有心振兴门楣,不使周家之名逐渐泯于众人,周公就应真情实意的劝说公瑾,而非似这次一样的敷衍了事。”
见李默道破自己的一些小心思,周异丝毫不以为意,而是嗤笑道:“大人如何就能料定孙策终将一事无成,莫非大人还能掐会算不成?”
“某自然不会这占卜之道,但却比周公更清楚这天下大势。”
“若无某,孙策必然能够攻占江东,以此为根本而自立。”
“但可惜的是,他孙策遇到了我,他周公瑾遇到了我,便注定难有作为。”李默遗憾的摇摇头,似乎真的是在为孙策和周瑜而惋惜。
周异微微皱眉,似乎在努力的理解李默话里所代表的意思。
“方今天下局势,长江以北以被群雄割据,再无寸土之地,江东是孙策唯一的机会。江东是孙家的祖籍所在,自有乡愿景从。且江东有长江之险,足可割据一方,以成霸业。”
“但这一切,在某将孙策从丹阳赶回江北之后,便再与其无关。”
“某身居扬州刺史,他孙策不过袁术麾下一将,如何与我相争?”
“某已占据两郡之地,他孙策尚无寸土存身,如何与我相争?”
“某麾下军卒数万,他孙策领兵尚需袁术调拨,如何与我相争?”
李默连着三问,说得周异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李默却不管周异心中如何想,自顾自的道:“孙策大势已去,关于这一点,我知,孙策知,公瑾亦知,只有你周公不知。”
“公瑾不愿离孙策而去,不过是念着兄弟之情,顾着忠义之名。作为公瑾的对手,我知之敬之,但周公作为公瑾的父亲,却不能听之任之。”
“周公将一腔期盼至于公瑾之身,还需使其以家族为念。”
“当然,某也不是暴虐之人,绝不会因为公瑾不肯投效于我而为难其家人。”
“某料定袁术不出两年必然败亡,若公瑾届时无处可去,大可前来庐江。这点时间,某还等得起。”
“只不过在公瑾归来之前,还须请周公及家人暂住于这舒县城内。勿使某为难。”
“言尽于此,望周公深思之。”
李默将想要说的话一股脑全部说出,便带领凌操凌统告辞而去。
待李默走后,正厅右侧的屏风之后,却转出一人。
周异也不回头,看着李默等人离去的方向问道:“子敬如何看待那李默之言。”
此人便是周瑜的好友,临淮郡东城县人,鲁肃,鲁子敬。
这一次往返于庐江和会稽之间替周瑜送信的,便是他。
今日正好将周瑜的回信送到周异手中,还来不及告退而出,李默便不告而入。
无奈之下,鲁肃只好转到屏风之后,做了回盗听之人。
周异知道自家那个眼界甚高的儿子对此人颇为推崇,周老爷子此时内心已乱,便想听听他的看法。
鲁肃沉默许久后,才长叹一口气道:“某以为,这李州牧所言不差。”
作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战略家,自然早已看出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终将为他人所并。
而孙策若还想寻机自立,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如此说来,子敬也觉得老夫应该规劝犬子改换门径?”
“去年以前,公瑾还时常来信劝吾前往投奔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