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1/2)
广陵郡海陵县城外孙策军大营,孙策正立于一张悬挂的江东地图之前,其身后还站着数人。
其中一人,便是人称“美周郎”的周瑜。
另外还有程普、韩当、黄盖、孙贲、蒋钦等一众将领。
此时众人均是眉头紧锁,而周瑜更有一种焦急之色。
“伯符,瑜以为此时我军尚不能脱离袁术自立,否则大祸不远矣。”
“公瑾,某亦知你的顾虑,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某再屈身于这窃国之贼之下,某实难做到。”
“但我军目前兵不满万,若袁术来攻,如之奈何?”周瑜急道。
孙策转过身来,看着众人具是一副担忧之色,晒然笑道:“先父在时,常教导我与阿弟言到:见义不为,无勇也。今大义在前,某若不为,何以见先父?”
“吾等江东子弟,自出战以来,转战四方,早已名动天下。”孙策朗声说道。
“人言我为小霸王,若能如当年霸王一般,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即便身死,我亦无憾。”
“何况我孙伯符有诸位相助,只有数千兵马又如何?这天下之大,皆可去得。”
不得不说孙策是天生的领袖,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先占据大义,再以项羽之事相激,最后又以彼此之间的羁绊,成功调动的麾下众将的战意。
“主公说的不错,人死不过碗大一块疤,怕个鸟。”蒋钦满脸潮红,急吼吼的道。
就连程普、韩当、黄盖等老成持重之人,回忆起当年孙坚的意气风发,也觉得再大的危机也不足为虑。
唯有周瑜苦笑,无奈道:“既然伯符执意如此,瑜有些想法,或可为我军觅得一线生机。”
孙策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哈哈大笑道:“某就知道公瑾不会让为兄失望。”
“我军应舍弃广陵郡,即刻整军渡江南下。”
周瑜此话一出,帐中之人均是大惊。
广陵是他们唯一的地盘,周瑜一开口就让他们舍弃掉,由不得他们不惊。
“我等不过居有广陵南部几县,毫无战略空间。袁术一旦发兵,便可直逼城下。”
“北方吕布乃无信之人,不可以为臂助。”
“既然广陵不可守,则守之无益,不若主动弃之。”周瑜总结道。
孙策听周瑜说完,问道:“那弃广陵后,我军应去往何处?”
周瑜走到地图旁,手指向地图东南方一点。
“吴郡,我军须渡江南下,趁其仓促之际,拿下曲阿,而后猛攻吴县。”
“不错,主公乃吴郡人,此次前往吴郡,必然能得乡民之人相助。”程普点头道。
“若能攻克吴县,我军须派水师驻守丹徒,以长江天险阻挡袁术,想必可阻其数月。”
孙策军毕竟兵力微弱,即便具有地利,也势不能久守。
孙策也明白这个道理,追问道:“那数月之后,又当如何?”
“只能退守吴县,以城池之利固守待援。”周瑜长叹一口气,无奈道。
“待援?我军哪里来的援军?”黄盖出言好奇道。
“大势,这天下大势便是我等的援军。”周瑜对着众人道:“袁术称帝,天下诸侯早晚必然群起而攻之,若寿春被围,则我军困局自解。”
“若诸侯迟迟不讨伐袁术,那我军又当如何?”蒋钦不放心的问道。
“则我等脑袋上都将有个碗大的疤。”周瑜借用蒋钦的话来回答了他。
“以公瑾之见,我军可以固守多久?”孙策出言道。
“短则半年,多则一年。”
周瑜说后,大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孙策看着帐中兵器架上自己的那把长枪,许久不言。
数息之后,孙策才一咬牙,沉声道:“那就干吧,麻烦堂兄即刻安排船只,我等今晚便渡江南下。”
“诺。”孙贲抱拳道。
他本就是广陵太守,若此次跟随孙策南下,无异于走上了一条生死难料的险路。
但孙贲没有半分犹豫,甚至从未有过拒绝的想法。
“还有一事,伯符当深思之。”周瑜补充道。
“公瑾速速道来。”
孙策雷厉风行,刚做出决定,便准备走出大帐安排军务。听周瑜还有话说,便又停住了脚步。
“瑜此番谋划,还有一个变数,吾等不可不察。”
“是何变数?”
“扬州牧李默。”
孙策听到这个刻骨铭心的名字,眉头一皱道:“何解?”
“李默此前与袁术为盟友,袁术称帝后,其意图不明。”
“若其为友,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