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立春,香积寺祈福(1/3)
33,立春,香积寺祈福
立春(12月底至元月初)春江水暖鸭先知,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冬天的季节里,少了些春的生机,夏的火热,秋的灿烂,一个人走在小区住宅到工作单位冰冷的道路上,满目肃穆,一天的苍茫,一地的苍凉,无叶的树枝光秃丑陋,片片的落叶枯黄腐烂,天地人感应,人无端地添了不少愁绪,零零碎碎的思维没有头绪,总想寻觅点什么来打动自己,活跃自己。
偶尔翻书,看到王维诗句“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觉得挺符合自己的心境。遂对王维的诗词爱不释手,一口气续下去,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王维能跳出俗纷扰,牵情于山水之间,重视自己的禅修,他的诗歌创作不仅融合了自然审美体验,还更为高妙地融入了宗教哲学。
晚年的王维,没事儿就看看美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与松风、山月为伴。将自己的内心与自然之美、之境融合,然后再将自己所体悟到的美的感受写进诗歌之中。他的诗歌,大多意境悠远,见字句,如见真景色,有画意。如《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之,就仿佛看见了松林之间的明月,听见了石头上泉水淙淙的声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他在田园村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看“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或者与朋友喝酒聊天,“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由于内心的静寂,达到了岁月静好的人生状态。
我非常羡慕他,能学习他的心态和生活,却学习不了他的诗歌创作能力。
尤其是看到《过香积寺》一诗: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超然物外,发人深思,具有禅意。萌发了到那里看看的念头。
早起出发,薄雾一大早就侵占铺满了整个苍穹,雾濛濛的一片,似国画中的水染泼墨一般,坐地铁先到韦曲,然后坐公交车,沿着环山公路,来到了香积寺。下了车,融入乡村,便能看见香秋寺高大的山门。
牌楼下,都是卖食品、瓜果、手工艺品的村民,人间烟火味挺浓。
到了山门口,才发现门上赫然写着“净业山寺”。跨槛而入,旁边卧着两只橘猫,进了人也不躲避。
来到山寺,便见南山怀抱,北望西安城邑,气势开阔。
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大大的牌坊,上书“净土祖庭”四字。这寺院没有商业利益,不收门票而且进庙还赠香三支,大家可以不用再买香了。
正面“香积古刹”、后面“净土祖庭”是由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廊柱挂楹联两幅,主联为贾平凹题写:德慧佛心回头好听禅院声,法正自我醒世愿做明眼人。副联:潏水滈河环古刹,佛光慧日耀人天。
香积寺坐北朝南,地势高亢,风景秀丽,整个寺院幽而不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年伊始,来香积寺祈福的人很多,上香的信众极多,不少人在寺院门口就开始几步一磕头地跪拜。不少香客在上香,膜拜,祈祷。清早,轻雾在寺院弥漫悠悠,一团一团,与香火共缭绕。
虽然时令还未春暖花开,但寺院环境仍然松柏苍翠,沿着曲径入园,可以想到四时花木摇曳如画,禅房静寂的景象。唐代诗人常建《过香积寺》有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有点香积的意境。
“香积”一词源于《维摩诘经·香积品》,“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界一切皆以香做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香积国是用食物鲜花等香气来供养佛的国度,佛教的维摩诘居士曾于香积如来处,化得众香钵盛满香饭以饱众僧。香积,多么旖旎的名字,似乎连高高在上的佛国也有了烟火的气息。
寺庙很清静,正如王维所说“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寺内很安静,门口的喧闹已听不到,树荫蔽日,凉意森森。愈往禅堂深处更加静穆,静得几乎听得见雪花落地的声音。静修的僧侣,喃喃地念着经文,一脸的虔诚和安祥,看起来虔诚寂寥,安静到整个人都释然了。
寺庙后院背阴的地方还是很冷,雪还未化,前院无雪背阴一半有雪痕,一白一黑,很有反差视觉感,融化的雪水,从屋脊的瓦檐上滴落下来,冻成下垂的冰棱,晶晶通透。
十点多钟,轻风阵阵吹来,迷雾渐散,时空霎时开阔明亮。望远山看,南山身姿,满眼茫茫雪幕,云中掩映,宛若海市蜃楼。给人一种强烈的“空”“无”世空感。
我口诵《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