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张天胜二试蔡高,云瀚王兵进华阴(1/2)
“启禀圣上,怀威王率军退守飞云关,张心已收取燕南各城,现在整顿兵马,不日便会南下。”封山傲在朝堂之上对公孙彻讲道。而今广夏已然占取燕南,兵锋直指飞云关;而陆集大军驻防的华阴城虽可固守,已不能使云瀚军退兵。
“悔不听封爱卿忠言,以致战事如此……”公孙彻言罢,斜眼看向蔡高,蔡高言道:
“圣上,燕南虽失,然怀威王尚在、左羽林军华泰尚在,又有飞云关这天下第一险关,定能阻北军于关外,如此一来……”
“好了!蔡大人!”
“蔡大人,莫再讲了!”
左相张慕、右相张东蕴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喝止了蔡高。朝堂之上一般是文臣不管军务、武官不管政事,蔡高掌管的提刑司分理吏部、刑部,文武兼备,因此同时受左右二相所管,今日一番话令二相发怒,也极是罕见。张慕看了一眼张东蕴,转而对公孙彻讲道:
“圣上,飞云关虽险,广夏军也可能由其他关隘而入,不得不防矣!”
“臣以为即是,还请圣上决断,速往雷殿、广夏边界调兵!”张东蕴讲道。
“封爱卿,”公孙彻撩拨开冕旒,看向封山傲,“依卿之见,当如何?”
“回圣上,臣以为,怀威王与广夏叛军相持至麦熟之时,退守飞云关前,将燕南之麦尽数收割带回。小麦不似稻米,燕、并一年仅麦熟一番,叛军粮草难以为继,今岁难以起兵,最早也须到明年九月麦收后才能发兵,否则粮草不济,将致军心动荡。”
封山傲话音刚落,蔡高立马讲道:“圣上,臣以为不可,怀威王虽收燕南之粮,然并州、燕北仍可为广夏军供给粮草,且飞云关虽险,亦非牢不可破,飞云关一旦失陷,雷殿危矣,当集大军于飞云关,方可保雷殿无虞!”
“非也非也,”封山傲摆了摆手,“怀威王善谋,许陵大捷便是焚毁了广夏粮草,才迫使广夏退军,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不识兵也当知此道。”蔡高正要辩驳,却被张慕抢先:
“若论吏治刑罚,朝中无人可与蔡大人相比,但涉及军务,还是要以封大人为首,本官也需静听其言。”
蔡高听完,面沉似水,缓缓步入官员列中,公孙彻问道:“既如此,封爱卿以为防守之要当在何处?”
“以臣之见,飞云关易守难攻,又有一线天深谷设伏,况张云虎便是身死于此,张心忌之必不以重兵攻之;反倒是季阳关、岁谷关,虽有高山相阻,倘以奇兵袭之,难守也。故臣以为,飞云关拨数千精兵足矣,季阳关、岁谷关须遣重兵守之。”
“臣附议,”张慕讲道,“广夏虽以骑兵见长,步卒亦多久经沙场之士,故除飞云关外,其他关隘不得不防。”
“飞云关可抵云阳、河曲,季阳关可抵北都,岁谷关可抵武阳,就由此四城负责关隘守备之事吧。”公孙彻言罢起身,大总管口呼“散朝”,官员各自退去,蔡高却被张慕拦住。
“蔡大人今日所言,若不是我与右相拦阻,圣上或要治你的罪!”
“下官不明,还请左相指教。”蔡高连忙行礼。
“燕南失陷,圣上今日所言,已是懊悔召回左羽林军,倾封大人之意,既如此,蔡大人又何必逆圣意而为之呢?”
“下官之见,张云虎不过百余人途径一线天而遭伏,以张心独夫、武夫之心,大军必从飞云关入雷殿,一则为报父仇,二来以彰广夏军威也。”
张慕听罢,思索片刻后讲道:“蔡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南方已呈胶着之势,无论如何切不可令广夏叛军再攻入雷殿境内。”
蔡高拱手答谢,辞别张慕,而后乘车驾回府,刚到府门,家仆便急匆匆上前来:
“大人,万监院张天胜大人趁大人上朝,领十余人到府中搜查,还请大人速去。”
蔡高听罢,忙下车辇,一路小跑进府,只见张天胜坐于堂内饮茶,一旁立的乃是二处主办仇英。
“张大人,劳师动众来我府上所为何事?莫不是还在怀疑我与广夏私通?”蔡高怒喝道。
“蔡大人莫要紧张,本院也是收到他人检举,说是蔡大人有私通外敌之嫌,特来查勘一番,”张天胜边说边放下茶盏,“身正不怕影斜,待下人清查,若是不实,本院自当离开,再者若是做实此事,本院也不会只带这十几个人前来了。”
蔡高无奈,吩咐下人配合,自己则坐在一旁,等候结果。万监院将蔡府查了个翻天覆地,结果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为首之人将情况报与张天胜,张天胜听罢起身,命人记录:
“万监院收报,雷殿提刑使蔡高,暗通广夏,私泄军机,经二处查办,并无实据,经主办署名后收入一处档房。”
“张大人,”蔡高缓缓起身,“万监院是收到何人通报,污我清白,还请大人明示。”
“这个不便相告,还请蔡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