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韵面点黄馍馍的秘密与传承(1/3)
老爹虽心有疑虑,却还是好奇地探望了几次张超,只见他忙碌的身影,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询问之下,张超轻描淡写地解释,自己不过是在制作一种面食调料,用以保持面食的蓬松与美味,防止其变酸。老爹虽难以置信,却也没再多问,转身忙起了自己的事务。
今日,他已前往县城邀请了风水师,明日便要来家中勘察风水,随后便是窑洞的建造。这中间的繁琐事务,让他不得不分心劳神。
而在这片宁静的小院里,张超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实验中。这是一场化学的盛宴,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逐步提炼出所需之物。
他首先使用的是碱石,一种在咸水湖中自然形成的碱块,这在药店中便能轻易购得。芒硝与石灰也是药店常见的化学品,在这个时代,它们要么被用作药材,要么被炼丹道士用于烧丹炼汞。
明朝时期的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就已经记载了碱石的用途。到了明代,有人发现从碱石中提炼出的碱,不仅可以用来洗衣,还能用来制作面食,从而大获其利。然而,在当时,碱石的主要用途仍局限于药用和炼丹。
张超的目标并非炼制烧碱,这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而是要制作一种适用于面食的食用碱。尽管如此,他还是先提炼出了一些烧碱,因为它的合成过程相对简单,而且在肥皂制造、造纸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历了几次接近成功的失败之后,张超终于提炼出了纯碱、硫酸,并利用纯碱成功制成了小苏打。纯碱,即碳酸钠,而小苏打则是碳酸氢钠。虽然纯碱和小苏打都不宜直接食用,但经过加工后,小苏打便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三郎,天色已晚,别再忙活了。”老爹忍不住过来劝慰。
“马上就好,老爹。”张超笑着回应,他面前几个陶碗中的成品,已经展示出他的成果:烧碱、纯碱、小苏打、硫酸。
虽然每样数量不多,但至少证明了他的方法行之有效。老爹虽然对这刺鼻的气味感到疑惑,但张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用事实说话。
“老爹,我现在就用这个小苏打做些蒸饼,等会儿你一试便知它的功效。”
张超决定用今天晚上吃过的黄馍馍作为比较,他打算用剩余的馍馍与新的蒸饼进行对比,以证明自己的成果。
“给我拿些糜子面来。”
老爹将磨好的糜子面递给张超,这种又称黄米或黍米的面粉,比粟米略大。张超还特意要求了一些大黄米面,以便制作出更加柔软的蒸饼。
他将糜子面与大黄米面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准备工作至此完成。接下来,便是见证成果的时刻。
在张超的巧手下,一团和好的面被轻轻放入一只宽敞的大碗中,随后,他小心翼翼地覆盖上一块湿润的布料。
“得等它发酵一个时辰。”他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等待面食发酵,是制作过程中无法逾越的环节,急躁不得。在这段闲暇里,张超与父亲围坐在屋内的火盆旁,温暖的火光映照着他们的脸庞。他们聊起了建新窑洞的计划,讨论着邀请哪些窖匠和村民帮忙,以及所需购买的物料和食材,话题繁多而琐碎。
时间在闲谈中悄悄流逝,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夜幕降临,村庄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大多数村民在日落之后便早早休息,以节省珍贵的灯火燃油。
张超的父亲点亮了油灯,那油灯里盛装的是豆油,尽管它用于照明,却并不便宜。在太平年间,豆油的价格就已经高达每斤一百文,而如今粮食价格上涨,豆油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了每斤几百文。一晚上点灯至少需要一两油,费用也在数十文钱。
面团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发酵,接下来要进行二次发酵。张超将事先准备好的老面酵头与发酵好的面搅拌均匀。遗憾的是,家中没有糖分来增加风味。
在这个时代,蔗糖的制作技术还仅限于印度,而且价格昂贵,极为稀有。大唐的百姓若想品尝甜味,大多只能依赖蜂蜜。或者,他们可以食用麦芽糖,这种在大唐被称为“饧”的糖,甚至还有一种以此为原料的甜品——“饴”。
然而,张超的家中既无蜂蜜也无麦芽糖,他只能作罢。在加入老面酵头后,他又添入了一点面碱,这正是他的黄馍馍与大唐蒸饼最大的区别。
随后,他加入适量的温水,将面团和至软硬适中,再次放入大碗中覆盖上湿布,这一次,需要发酵四个时辰。
“明天一早,面就发好了。”张超信心满满地说。
“这就好了?”父亲和其他人惊讶地问,他们觉得这和普通的蒸饼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家里有红豆和红枣吗?如果有,我明天可以做一些红豆泥饼馅,放在蒸饼里。”张超提议。
柯小八立刻响应,“我家有,我家有,我现在就去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