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最佳选择朱允熥(1/2)
他回想起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败,正是因为用人不当,才给了四皇子朱棣可乘之机。建文帝错信文官方孝儒、黄橙、齐泰等人,盲目削藩,导致朱棣被逼反;又错用李景隆这样的庸才为将,四战四败,最终葬送了大好局势。
想到这里,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看着两个孙子,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假如你们其中一个当了皇帝,面对叔叔们的谋权篡位,特别是四皇叔朱棣的篡位,你们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直接考验着两个孙子的政治智慧和应变能力。
“朱允炆,你先来说说你的想法。”朱元璋以慈祥的目光望着两个失去父王的孙儿,尤其是此刻,他对他们更是充满了疼爱。然而,在对外人时,他却是心狠手辣,判若两人。
朱允炆被这个问题惊了一下,他没想到皇爷爷会如此直接地询问关于叔叔们谋反的应对之策。他紧锁眉头,思考片刻后回答道:“皇爷爷,如果我真的成为皇帝,而得知叔叔们有谋权篡位的意图,我首先会考虑削藩。”
朱允熥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感叹,这确实是建文帝朱允炆一贯的作风,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他深知,这样的回答在朱元璋这里并不会得到好评。
果然,朱元璋的眉头紧锁,显然对朱允炆的回答并不满意。他转而看向朱允熥,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允熥,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朱允熥点头应允,他深知此刻的回答至关重要。他沉稳地说道:“皇爷爷,如果我知道四皇叔有谋权篡位的意图,我会先派人去调查清楚,确认这消息是否属实。如果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企图破坏我们皇家的和睦,那么我定会严惩不贷,杀无赦!”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对朱允熥的回答表示认可。他深知,朱允熥的回答更加符合他的心意,他并不希望看到子孙后代自相残杀。
然而,朱元璋并未就此罢休,他继续追问:“但如果你四皇叔朱棣,确实是有心谋反呢?”他的目光如毒蛇般紧盯着朱允熥,试图从他的反应中看出更多的东西。
这个问题让朱允熥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朱元璋其实更偏爱朱棣,甚至有过立朱棣为帝的念头。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给出一个既符合朱元璋心意,又能展现自己能力的答案。
朱允熥回答道:“爷爷,若是我有幸成为皇帝,而四皇叔朱棣已经谋权篡位,那也只能是无奈之举了。不过,在战场上,我会尽量确保不伤害四皇叔的性命。至于用人方面,我会选择蓝玉将军。”
他进一步解释道:“蓝玉将军虽然性格狂放,作战勇猛,但他对父王朱标极为忠诚。而且,他还是我的舅姥爷,这一点不可忽视。至于蓝玉为何在父王去世后不久就被爷爷您处决,那主要是因为他并不支持朱允炆哥哥,而您当时有意让朱允炆继承皇位,所以只能忍痛割爱,除掉蓝玉以绝后患。但如果是我即位,情况就会大不相同,蓝玉很可能会成为我防守朱棣的重要力量。”
朱元璋听后,心中不禁对朱允熥刮目相看。他确实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蓝玉的不满,甚至不惜在蓝玉立下赫赫战功之时仍要敲打他。但此刻,从朱允熥的口中听到他打算重用蓝玉,却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细细一想,朱元璋也明白了朱允熥的用意。在这个假设的情境下,朱允熥若成为皇帝,确实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将领来对抗朱棣的叛乱。而蓝玉,作为当朝数一数二的名将,且对朱标一脉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是不二之选。
此外,朱元璋也意识到,随着老一辈将领的逐渐凋零,新一代将领中能够独当一面的确实不多。蓝玉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军事才能和作战经验都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朱允熥能够善用蓝玉,确实有可能在对抗朱棣的叛乱中占据优势。
因此,朱元璋对朱允熥的这个回答并没有表示出明显的不满,反而觉得他的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确实,如果假设朱棣谋反,能够有效防守他的将领中,蓝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虽然也有一定能力,但与蓝玉相比还是逊色不少。而朱元璋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后世的李景隆在军事上的表现远非仅仅是“差了不少”,简直是难以担当重任。
当朱元璋询问朱允熥为何要选择淮西权贵蓝玉时,朱允熥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他指出,蓝玉虽然性格骄傲、治军严厉,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无可否认的。尽管他比不上已故的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名将,但在当前剩下的将领中,蓝玉无疑是能够对抗朱棣的最佳人选。此外,蓝玉对朱允熥的父王朱标极为尊重,且作为朱允熥的舅姥爷,他在忠诚度和信任度上也有着天然的优势。
朱允炆则在一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曹国公李景隆也是通晓兵书的人才。然而,朱允熥对李景隆的能力持保留态度,毕竟历史已经证明了李景隆在关键时刻的不可靠。
朱元璋并未被朱允炆的话所影响,他认真听取了朱允熥的分析,并发现其中的合理性。他意识到,蓝玉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