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京军一仗立新功!文渊孤胆入敌营(1/3)
皇帝亲自下令,责令兵部与户部携手,于青年才俊之中遴选一位使者,北上与蒙古部落进行和谈。
此举不仅是文官群体彰显才华、建功立业的绝佳契机,更是对年轻才俊胆略与智慧的双重考验。
命令一经传达,刘大夏与韩文两位重臣立即行动起来,连夜召集兵户两部精英,共商大计。
兵部方面,因先前已有精英被调遣,现余之人皆显平庸,难以担此重任,故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户部肩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韩文将此事告知部内众人时,一位人物的现身让他大感意外——那便是他昔日引以为傲,后因故心生嫌隙,几乎已从心中“除名”的学生李文渊。
李文渊的主动请缨,在韩文看来,初时似乎带着几分炫耀之嫌,致使他面色不悦,几欲出言训斥。
面对恩师的冷峻态度,李文渊并未有丝毫怨言,反而诚恳言道:“恩师或许忘怀,学生出身山西杀虎口,自幼与蒙古人毗邻而居,精通蒙古语,对北方风土人情亦颇为了解。”
此言一出,韩文记忆的闸门豁然洞开,回想起当年对李文渊的青睐有加,不仅因其才华出众,更因那份同乡之情而倍加看重。
深思熟虑之后,韩文愈发觉得李文渊是此次出使的不二人选。
李文渊生长于汉蒙杂居之地,自幼浸润于两种文化的交融之中,精通双语,对蒙古人的生活习俗了如指掌,这无疑为和谈增添了极大的胜算。
最终,韩文点头应允,将这份重任交托给了李文渊。
当决定尘埃落定,众人暗自松气之时,李文渊却毅然上前,衣袍轻撩,跪拜于韩文足下,连磕三记响头,以表感激与决心,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其他人还在震惊,唯有韩文明白,李文渊是下了必死的决心。
面对这个曾经的爱徒,即便李文渊有错在先,可人心毕竟是肉长的,他还是伸手将他给搀扶起来:“望你不辱圣命!”
“学生谨记!”李文渊眼中有泪。
韩文这次并没有拒绝李文渊自称是自己的学生。
人选一经选定,朱厚照迅速向杨一清传递密函,急令其在近期内主动出击,对蒙古人发动突袭,力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举旨在提振明军士气,同时向蒙古人宣告:明军之弱,非实力不济,实乃内部有隙所致。
此战若能告捷,对即将出使蒙古的李文渊而言,无疑将增添无限助力。
杨一清接获皇帝密令后,即刻召见张永,将密信内容展露无遗。
张永阅后,初时面露喜色,旋即便被忧虑所笼罩。
虞台岭之战的阴影犹在,宣府三万大军尚且折戟沉沙,两位游击将军更是英勇捐躯,令他不得不审慎对待即将面临的挑战。
尽管京营已历经整编,精锐尽出,但未曾与北疆强敌正面交锋,胜利的把握尚显渺茫。
为解张永之惑,杨一清取出兴隆号胖掌柜的供词,详加剖析:“从供状中可见,那两位游击将军之死,实乃因不愿与李进等人同流合污,惨遭陷害。
由此推断,小王子部落之所以能横行无忌,与山西部分将领的暗中助力密不可分。此番作战,小王子部落定会因轻敌而大意,你的胜算实则不小。”
经杨一清一番鼓舞,张永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他随即按照杨一清的部署,派遣精锐斥候深入草原,密切监视小王子部落(即达延汗所部)的一举一动。
果不其然,达延汗的一万多精锐并未远离虞台岭,而是选择在草原深处驻扎,静候宣府、大同一带的风吹草动,企图伺机而动。
达延汗是蒙古草原上的杰出领袖,绝非仅仅以劫掠为生的君主,而是一位深谙治理之道、富有策略眼光的有为之君。
用教员他老人家的话来说,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他之所以能在弘治与正德年间频繁侵扰宣府、大同,如入无人之境,除了蒙古铁骑的骁勇善战外,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与明廷内部腐败官员之间的微妙勾结。
明朝将领利用蒙古的威胁来巩固自身地位,甚至谋求升迁与财富。
而达延汗则借此机会掳掠人口、劫掠财富,既强化了自身权威,也确保了草原子民的生存所需,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互惠”关系。
此次达延汗并未选择撤退至自己势力的腹地,因他得到情报,明廷正对李进严审,且新任巡抚的到来可能带来新的变数,这让他嗅到了新的“商机”。
作为一位枭雄,他亦知一旦失去山西那些贪婪的奸商与腐败官员的支持,明廷加强宣大、陕甘边防,将使他们获利更加艰难,甚至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在蒙古草原这个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严酷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