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尾声)(5/11)
由其学生进行收尾和润色。人们对这位已经去世却佳作不断的青年作家早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他这部长篇小说自然满怀期待。小说顺利通过审核后,苏文教授立刻联系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对《赤潮》即将出版的消息进行一种低调却效果显著的宣传。在线上,他邀请了一些知名文学评论家,让他们分享对章老师以往作品的感悟,并提及对这部神秘长篇小说的期待,由此引发读者的热烈讨论。线下,苏文教授在各大城市的书店举办章老师作品回顾展,展示章老师的散文集以及一些创作手稿。在展览的末尾,设置了《赤潮》即将出版的预告展板,吸引众多读者前来参观,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章老师新作的期待。就这样,在未透露小说一丝一毫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苏文教授成功营造出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氛围。
终于,在岁末之际,这部凝聚着无数心血的作品,如一道绚丽的彩虹,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横空出世。果然,正如柳笛和苏文教授预料的那样,小说一经问世,便如一声震天动地的惊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纷纷被小说那史诗般的时代背景、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的场景描写、细腻传神的情感刻画以及力透纸背的文字表达深深吸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对贫困原因的深刻分析以及对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人们惊叹于章老师对那些让人们陷入贫困泥沼而无法自拔的种种原因的精准洞察和深刻剖析。这些洞察和剖析,连同那个“赤潮”的生动比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贫困根源的深刻思考,激发了大家对如何根治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热烈讨论。在文学评论界,专家们对《赤潮》给予了极高评价。他们认为这部小说虽以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为背景,却展现出宏大的社会主题,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现实意义的作品。许多评论家纷纷撰写文章,剖析小说中的主题、人物和艺术特色,进一步推动了小说的影响力。各大书店里,《赤潮》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前来购买的读者络绎不绝。尤其让人惊讶的是一个离BJ不远的北方小城,各大书店上架的一千套图书在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据说前来购买的读者以某重点高中的学生和老师为主。他们的抢购带动了全市的购书热潮,仅第一周这个小城的销量就达到了五千套。读者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互相推荐这部令人震撼的小说。甚至各大高校也将《赤潮》列为重点讨论书籍,组织全校学生和各界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小说中的贫困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渐渐地,《赤潮》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人士都开始正视和反思贫困问题。这种反思和探讨持续而深刻,甚至影响了数年后那场席卷全国的对贫困全方位大规模的宣战。正如苏文教授所言:“如果把《赤潮》比喻成引发社会变革的催化剂,这样的赞誉也是当之无愧的。”
纤纤自得知小说完稿之日起,便时刻关注其出版动向。小说出版首日,她迫不及待地冲到书店,买下了上中下全套书籍。一回寝室,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即便处于期末复习的紧张阶段,她依旧抛下所有功课,废寝忘食地读了整整一周,终于将这部长达百万字的小说通读完毕。当她第一眼看到封面上“海天”与“柳笛”两个名字并列在一起时,夺眶而出的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而读罢整部小说,纤纤不禁感叹,尽管参与了小说后期创作的采风活动,她依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深深的感动。或者说,正因为她熟悉那个小渔村,熟知小说后期创作的诸多背景故事,所以她才拥有了比大多数人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受。那被贫困笼罩的小渔村,每一处简陋的房屋、每一条泥泞的小路,这些她曾亲眼目睹的景物,在章老师和柳笛的笔下,都成为贫困的具象体现。三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不屈服命运的倔强与坚韧,亲人间相互扶持的温暖与深情,每一种情感刻画都细腻且深刻。而对腐败、贪婪、短视、传统守旧思想等不良因素毫不留情的揭露、犀利辛辣的讽刺、入木三分的剖析与批判,又让纤纤感受到那熟悉的一针见血的风格。因此,放下书本后,她依旧沉浸在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之中,久久回不过神来。
然后,她迫不及待地拨通了苏沐阳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快告诉我,柳笛究竟是从小说第三部的哪个情节开始续写的?这部小说怎么看都不像是两人合著的。那风格要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哪里不同,简直就像一个人一气呵成的那样。我读过柳笛以前的作品,她的写作风格与章老师的有着很大的差异。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文风变得如此相近,几乎相差无几了呢?”
苏沐阳轻轻叹了口气:“岂止是文风啊,柳笛的言谈举止都越来越像章老师了——当然,不是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那个章老师,而是苏文教授所熟悉的章老师。苏文教授甚至感叹:‘有时候看到柳笛,我竟觉得这两个孩子都在我身边呢。’一开始,我们都觉得柳笛是因为看章老师的文字看得太多了,不知不觉间就受到了影响。可苏文教授却说这不是根本原因。他说柳笛和章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