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玄幻小说 > 窥视无穷 > 中国星相

中国星相 (1/3)

2024-10-25 作者: 幸福一家人

中国星相(1/3)

中国古代有一门很神奇的学术门类,叫作占星。这种学术历来为封建帝王所重视,因为当时的人相信“天人合一”,他们相信天上星辰的变化其实也预示着人世间的兴亡更替。所以,从汉代开始,当时的政权机关已经专门设立了独立且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的观察天象的机构,大家所熟知的张衡就是这个机构中很有名的一位官员。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者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但同时又与西方的天文学存在很多共通之处的星象理论,在《开元占经》和《灵台秘苑》中就记录着这些理论。其记述十分有趣,颇具东方风味。

《淮南子》:“地有九州,天有九野”,古人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三垣、四象、五行、二十八宿”实际上是古人把古华夏,即“九州”、“神州”、的地理区域搬到了天上的“星宿分野”,是华夏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也是华夏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部分之一。

现今传世关于星官的系统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涵括了远古巫咸、楚人甘德、魏人石申三位古星象大师之说。西晋时的太史令陈卓搜集这三家的星经与星图,汇总成《晋书·天文志》。其后历经数千年发展,至唐代,《步天歌》用浅近的语言历叙了天上1465颗星的位置,将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共31个部分,成为古代星占学划分星空的准绳,沿用千年之久。

为什么叫“宿”呢?“宿”有“停留”“住宿”的意思,古人想象,既然这些星座是为记录月亮行程准备的,人间的车马在官道上都是日行夜宿,月亮最好也该这样,所以这些星座就称“宿”了,每一“宿”就是一家“月站”。

四象是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在四象的基础上,把每一象分为七段,第一段叫做“宿“,一共二十八宿,环天一周。二十八宿的位置正好是月球运行经过的地方,月球绕地公转的周期是27天多,一天约经过一宿。所以二十八宿就不仅仅是星空区划了,它还成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因为月亮也大致在这条“带子”里运行,不过月亮走得比太阳要快得多,月亮在恒星背景上是27天多走一圈,所以古人凑一个整齐的数:28,让月亮大约一天走一份。28可以被4整除,这样记录太阳行走时又可以将这二十八宿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季节。瞧,古人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

中国古人认为,天上有二十八星宿拱卫在天庭的四周,东、西、南、北各有七宿,分别是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

这二十八星宿共同组成了四只神兽,护卫着天庭的尊严与安全。可以说,这二十八星宿就是天上的二十八护法。他们从四个方向共同守卫着天庭的中枢: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的安危。

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紫微垣就是天上的紫禁城,这里居住的是人间皇帝所对应的紫微星。通俗点说,它的凡身正是老百姓常说的“真命天子”。

三垣是北天极及周围三个较大的天空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每垣内含若干星官,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之为“垣“。唐代《开元星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就有紫微垣和天市垣,说明这两垣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而太微垣之名则出现较晚,《史记》中虽有此相当的星官,但未命名“太微垣“,直到隋唐才正式有“太微垣“之名。

与紫微垣一起的还有太微垣——对应人间的行政机构,天市垣——对应人间的街市。它们坐落于紫微垣的周边,形成了所谓的三垣。此三垣与前面提到的二十八星宿所组成的四只神兽,并称“四象三垣”。

而紫微垣的正中,也就是整个天空的中央,就是极星。紫微垣的垣由两条城墙组成,而构成这两条城墙则是天上15颗恒星。两条城墙自然的形成两个城门,其中的一个城门正对着北斗七星的勺柄,而北斗七星象征王权,他的勺柄正是主宰人世间的权力之柄。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每逢人间乱世,紫微星便下凡解救众生,他的身边往往有二十八个人鼎力相助,而这二十八人正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估计都听说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也知道《易经》。毕竟,这两样东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易经》本来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可惜前两易早已失传,仅剩下《周易》。仅仅一个《周易》就被古人赞誉道:“不知易,不可以为医;不知易,不可以为兵。”

就是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研究过“易”就不能行医当郎中,也不可带兵打仗。这说明古人已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