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抓住他(1/2)
-
茂发领着孙子终于来到了布镇。
茂发是从南券进的布镇。
布镇是北方农村很普通的一个集镇。地处三省交界地带。
一条不宽但却很深的大青河,由南向北而后在镇子北面拐个弯向东流去,从而形成了天然的三省分界线。
关于这个镇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炎帝时期。不过,几千年来,由于战争,镇子曾经几度衰亡,又几度复兴。也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古老的传说。据老辈子人讲,明末清初,李自成手下有一个将军为了躲避清兵追杀,携家带小和几个亲随,从河南林县迁徙至此。……于是,这个镇子便有了一个很怪的名字:布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布镇形成了集镇。临近省份的买卖人,甚至还有南方的客商,东三省的老客,带着大宗大宗的各色商品,来这里经商交易,换走这里满山遍野生长着的核桃,柿饼,花椒等土特产。一来二去,有些商人索性在集镇上,或租赁,或盘下门面坐地经商。久而久之,布镇便成了三省交界的一处商贸重地。
早先,布镇每逢三,六,九就是集。前些年,县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又增添了两个集日,其中一个就是二月初二,美其名曰:生产资料交易会。其实就是……
今儿正是二月初二。往常这时节,猫了一冬,年也过了,地也快开了,春耕在即,四乡八里的老百姓大多就是想趁赶集置买些生产的用具,诸如:锄头,镰刀,耧什么的;当然,也有人纯粹就是图红火,凑热闹;还有……
可今儿,街上人并不多。两旁的商铺大多上着门板,道边摆摊的也不多,赶集的更是稀稀拉拉,没几个人。
“爷,今这是咋啦?”二子从打记事起,最上心最开心的就是赶集。最近的一次来布镇赶集是年前腊月二十三。赶集,除了能吃上点平常吃不上的好东西,给他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赶集的人挨人,人挤人。可眼下……
“唉!……”茂发只有一声长叹。孙子的问话,他实在是不知该咋回答。
“爷,是不是因为东洋鬼……”二子的话没说完。
“小祖宗,可不兴瞎胡说。”茂发紧忙捂住了孙子的ZUI,下意识地四下瞅瞅。其实,他也是这样寻思的。
事实也正是这样。
布镇原本很红火。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各样的招牌,幌子临街而挂。即使平常不逢集,也是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倘若赶集,卖东西的范围就大了,东西南北四条街上只要有空地,就有人摆摊,搭棚子,前来赶集的人几乎就是一个挨着一个人挤人。那叫一个热闹红火。
可惜,自打十几天前,日本人一个小队占了布镇,布镇往日的喧闹就不复存在。镇上的老住户逃的逃,躲的躲,外地的买卖人本来年后回来的就不多,也大都各奔东西。连着几个集日,尽管日本人和刚成立的维持会到处张贴安民告示,但布镇还是萧条冷落,不光店铺关门,就连街面上行人都很少。
“小祖宗,这可不是闹着耍的,悄格闷闷的,别瞎胡说。快走。”茂发拽着二子,加快了脚步。茂发没见过日本人,可日本人在布镇烧杀抢掠的事,他可是听说过不少。他天生胆小,要不是爹几天前就跟德鑫货栈的何掌柜挨靠[注:1]好了今天见面,他不得不来,兵荒马乱的他可不想惹麻烦。
布镇街不长,南券到街中心也就百十来步,加上人也不多,也就一袋烟的工夫,茂发扯着二子就来到了德鑫货栈门口。
德鑫货栈是布镇最大的货栈,也是镇上最排场的货栈。离街中心只有三二十步的距离。一溜五间门面房,通体青砖磨面,白灰勾缝,黑红色的门板七尺多高,彩绘的出檐下挑着四只大红的灯笼,上面写着德鑫货栈四个大字。
离的还有几步远,茂发就卸下了肩上的褡裢。
褡裢里装的是山货,确切地说是山货样品。
山货样品是茂发的爹代收的。
茂发的爹年轻时除了种地,农闲时还倒腾些小买卖。其实也就是把本乡本土的山货挨家挨户收起来,倒腾到邻近省的县市,然后再换回些老百姓常用的日用品,中间赚个跑路钱。这些年茂发爹上了年纪,腿脚也不好,走不得远路,原本就想在家歇着不干了,可是早先共下的老客户,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还是常常找他。也是抹不开情面,也是想多少贴补下家里,茂发爹也就常常在中间牵个线,做个中间人。几天前,临省的老客户王老板托德鑫货栈的何掌柜捎话,约好了今天在德鑫货栈见面看货。只是茂发爹老寒腿的毛病又犯了,茂发只好替爹跑一趟。
茂发整整有些袼皱八结[注:2]的衣服,拍拍身上的灰土,长出口气,拎起褡裢,朝德鑫货栈走去。
往常,德鑫货栈早早就下了门板,敞开大门迎客,可今儿格,只有中间的两扇敞开着。
往常,德鑫货栈只要开门就是顾客盈门,人来人往,可眼下,除了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