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孔树(2/6)
!而这之后,李恪——李洪这一支李氏后裔,便在秦国继续做官为将,李洪之子李兴族,在秦国做到了将军,李兴族生子李昙,李昙在秦国做到了御史大夫……而这,便是李宗长子这一支的脉络。
陈国灭亡后,老子之子李宗先是带着家人来到了卫国,卫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姬姓诸侯国,它的都城设在朝歌,朝歌城历史悠久,商朝的帝辛便是自焚于朝歌的鹿台,此外,被孔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国神比干,也是出于这里,除了这几人,子贡、子夏、许穆夫人、苟变、李悝、吴起、商鞅、聂政、吕不韦也皆是卫国人。孔子去世后,孔子学生中的佼佼者——子夏便回到了卫国,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其人才思敏捷思想跳脱,常因有独到见解,而受到孔子的夸奖,不过,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还有所不足,孔子生前就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过这子夏确实是有才,所以《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言论,比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子夏小夫子四十四岁,也正因为如此,孔子之后,先有举起儒家大旗的子贡,后又有将孔子教书育人理念,发扬光大的子夏,其弟子也先后教导出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以及李悝等知名弟子,而子夏本人更是被魏文侯尊称为师傅,并且由于子夏并不像颜回、曾参他们一样,去严守孔子之道,所以他的思想,要更加的变通、与时俱进,因此他的再传弟子——李悝的思想,便是儒法并有,此外,吴起是儒兵皆有,禽滑厘是儒墨同有。
李宗的次子——李悝,听父亲说卫国的子夏十分有学问,于是他长大后,便求学于子夏的弟子——曾申,这位曾申夫子乃是曾参的次子,曾参,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传闻其是夏禹王的后人,自夫子高徒颜回病故后,曾子(曾参)便成为了儒学的主要继承人,而在孔子临终前,他更是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也托付给了曾子,后来,曾子的第二子曾申就被送到子夏门下学习,如此就可见这子夏的学问有多高!等到李悝学成了之后,他就准备在卫国大展拳脚,但卫国地盘太小实力又弱,并且他听说家中的大宗李同,已经到赵国发展去了,而李悝作为小宗,自然不愿低人一头,想着证明下自己,好与在赵国发展的李同,一较个高下,于是他就来到了与赵国同为三晋之一的魏国,想要在这里一展身手,要说这魏国的祖先,那可真了不得,其祖乃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姬高长大后,就被封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毕,并很快便建立了毕国,以做周朝与犬戎之间的屏障,不过当时犬戎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没多久,犬戎便灭掉了毕国,并攻入周朝的都城镐京,毕国灭亡后,姬高的后人——姬万(毕万)只得逃往同为姬姓诸侯国的晋国,并得到了重用,就这样,毕万后人在晋国慢慢发展,后来,也是多亏了晋献公要自灭满门,毕家因此才填补了许多权利空位,经过多年发展,直到三家分晋,毕家就建立了魏国。
魏国建立后,作为新起的诸侯国,国内的诸多势力倒还挺团结,都想着如何才能使国家变强,以取代晋国的霸主之位,而李悝也正是看上了这一点,因为在这样的新兴国家变法阻力会很小,加上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李悝就觉得自己的时代即将来临了,于是他马不停蹄到了魏国,当时魏国依托三晋联盟,使得魏国的北方和东方,便没了威胁,而南方诸侯已混战多年,也是不需什么顾虑,正是猥琐发育的好时机,待到李悝到了魏国后,立刻就请求面见魏国君王,说自己有一强国之策要限于魏侯,进入王宫后,他对魏文侯分析起天下的局势,魏文侯听完之后,很欣赏李悝,但对他的变法理论,还是有些不放心,害怕他是纸上谈兵的腐儒,于是李悝就当场给魏文侯细算了一笔账,李悝说“如今一户普通百姓人家,在平年时,交完朝廷的赋税,再去掉必须的开销,这一年算下来,竟还要亏450文左右!”
魏文侯闻言,便问李悝该如何解决?李悝答说“富民强国!”魏文侯一听,立刻就认可了李悝,并称他是太公、管仲一般的人物,李悝得到了魏文侯的信任,随即便大刀阔斧在魏国进行变法。
在政治上,李悝主张选贤任能,赏功罚过!并力主废止世袭贵族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理念;在经济上,李悝开始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提出要统一分配耕地给农民,并派人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对于官员,李悝将那些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并力主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如此一来,魏国官场整肃一新。为了让变法不出问题,李悝又制定出中原第一本成文法典——《法经》,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了变法!李悝的变法,很快便有了大成果,不过短短数年时间,魏国的国力便从一个小国、弱国,迅速发展为一个强国、富国,之后,魏文侯又问李悝我们该做什么?李悝说东、北、南皆是无忧之地,所以我们应该全力攻秦,秦地广阔无垠,正是我们开疆拓土的好地方,魏文侯就说军队是有了,但是却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