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穿越小说 > 陈平文集 > 梨花纷飞满桥中——落了雪花,暗香犹在

梨花纷飞满桥中——落了雪花,暗香犹在 (1/1)

2024-11-06 作者: 全原

梨花纷飞满桥中——落了雪花,暗香犹在(1/1)

桉树飘香,梨花满园;时光荏苒,暗香犹在。

在老家,乡亲们都将桥乡中学亲切地称为四中,亦是SZTJZ自治县第四中学之意。四中是本地的最高学府,虽看起来极为朴素,像土家族人民一样默默无闻,但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

1973年,父亲从这里中学毕业。1999年我和同学们也从这里毕业。2005年妹妹还是在这里毕业。因为龙河的滋养和历届教职工的辛勤耕耘,从四中走出来大批优秀老师和优秀学生,还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四中读书,可拥四景相伴:三多桥、铁索桥、梨园、龙河。初中三年,这里留下太多难忘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刚到四中的时候,我是以桥乡升学考试前几名的成绩进入校园。后来的学习松懈导致的退步,出乎自己的意外。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古话委实不假。在这里,才发现自己的顽劣和不足。初一住校,和众多同学住在操场上边的男生宿舍里。那时我们年级共6个班,整整五百余名学生,住宿很是拥挤。后来学校开始允许走读,大概是寝室人满为患的原因吧。

初一下学期,我的成绩已经走下滑路,但各类朋友开始增加。有一起玩的,一起走很远的路看电视,一起在课堂上看小说,更有一起游泳冒险的。虽然还没有达到坏学生的程度,但基本上可属于不爱学习的一类。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一下改变了上进的我。喜欢看小说、看电视和喜欢玩便成为我的主业。于是,每当放学后或是周末,我时常到三多桥下的龙河游泳或是洗衣。

抬起头,三多桥就在眼前。关于三多桥的历史,在本地有一个悠久的传说。三多桥在四中左侧,是桥乡的绝佳胜境。在上世纪70年代,乡镇公路还未通达时,是通往中益、沙子的必经之路。无论大人小孩经过此桥时都要停留歇息,欣赏桥拱下悬挂的宝剑。宝剑的由来和三多桥名字的由来息息相关。据老人们讲1828修建第一座桥,时隔24年的1852年被洪水冲毁;1880年重修,享用31年于1911年再一次被洪水冲毁;第三次建桥是1914年,桥长42米,宽8米,高35米。它是一座风雨廊桥,桥上面有用瓦盖的木房,桥边还有长凳供路人休息和避雨。当时的建桥资金主要靠当地乡绅集资、乡民投工投劳。

三多桥之前曾修了两次均被洪水冲走。人们传说最多的由于龙河里的妖龙作怪导致。于是,为防止内似事件再次发生,人们在修建此桥时就在桥拱上挂上一把宝剑,用来斩龙降妖不让洪水接近桥拱。说来也怪,自从挂上宝剑后“三多桥”一直完好保存,直到2002年修建藤子沟水电站蓄水才将“三多桥”淹没。

每逢春夏雨水充沛之季,来自三益河与沙子河的洪水将整个龙河充满起来,顿时波涛滚滚,惊涛拍岸。远远远去,桥乡古镇像漂浮于海面一样。每当此时,我们上学读书的路径仅有一条——三多桥。虽然从三多桥经过,路途遥远。需要多四十分钟的时间,但是聊胜于无。总是保障了同学们顺利上学。

那时候,每当经过三多桥,会被三多桥及其周园秀美的风景所迷住。两岸青山,一座风雨廊桥,桥上有刻着历史记忆的石碑,上面刻着捐款乡绅们的名字及其捐款。无论是上学的学生,还是赶集的路人,都喜欢在三多桥上小憩片刻,看看桥边的风景。偶尔会有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发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他们时常相聚三多桥边的林子里约会。久而久之,女子对男子产生了深深的爱。然而,有一天,男子不知是因为家庭情况还是移情别恋,拒绝了女子的爱。面对分手,女子无法接受。当他们再次来到三多桥边,女子问男子,我们是否还会在一起。男子没有答应,女子纵身一越,从三多桥边的林子向龙河那一坛碧波落下,惊起了一片浪花。男子此时此刻追悔莫及。

当然,在这里,也我们初中时代“痛苦”的记忆。90年年代末的桥乡,交通依然不便,学校为了节约开支,给大家分配了劳动任务。放学后,班主任老师安排,让每位同学第二天上学时带来背篼,我们的任务是从三多桥那边的公路上将一车煤炭分别背回食堂。男生分配了300斤,女生分配了150斤的任务。大家以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公路口背煤炭。来回一趟大约需要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在途中至少休息三次以上。虽然路途较远,肩膀上的担子沉重,大家仍然干得热火朝天,都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地完成任务。很快高高的煤炭堆被削平了,很快在食堂前边的火炉旁堆起了高高的煤炭堆。抹掉辛劳的汗水,心中突然涌起了劳动之后的喜悦……

谁知,几十年以后的桥乡,古镇起平湖,坎坷变通途。随着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桥乡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地理格局,场镇搬迁,新街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记忆中的桥中,像美丽的雪花般轻轻地融化在我们深深的记忆里,如同那年那月,校园里纷纷扬扬的梨花,在清风吹拂下,飘扬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久久不能散开……

本章完

关闭